喬木整形修剪的時期

一、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1、時間:落葉樹:落葉始~春萌前;11月下旬~3月初。
落葉后~春萌前。
有傷流的樹種:春季傷流期前。
2、作用:主要影響樹冠構成,枝梢生長、花果枝的形成
3、方式方法:截、疏、放。
(一)休眠期修剪方法
截:
(1)輕短截。剪去枝條的1/4~1/3。截后易形成較多的中、短枝,單枝生長較弱,能緩和樹勢,利于花芽分化。
(2)中短截。剪去枝條的1/3~1/2。截后形成較多的中、長枝,成枝力高,生長勢強,枝條加粗生長快,一般多用于各級骨干枝的延長枝或復壯枝。
(3)重短截。剪去枝條的2/3~3/4。對局部的刺激作用大,對全樹總生長量有影響,剪后萌發的側枝少,由于植物體的營養供應較為充足,枝條的長勢較旺,易形成花芽,一般多用于恢復生長勢和改造徒長枝、競爭枝。
(4)極重短截。僅在春梢基部留1~2個芽,其余剪去,此后萌發出1~2個弱枝,一般多用于處理競爭枝或降低枝位。
(5)回縮。又稱縮剪,即將多年生枝剪去一部分。使剪口下方的枝條旺盛生長或刺激休眠芽萌發徒長枝,以培育新的樹冠,重新生長。
疏:
又稱疏剪或疏刪——把枝條從分枝點基部全部剪去。
作用:疏去過密枝,使枝條均勻分布,為樹冠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增加同化作用產物,使枝葉生長健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開花結果。
對象:病蟲枝、傷殘枝、干枯枝、內膛過密枝、衰老下垂枝、重疊枝、并生枝、交叉枝及干擾樹形的競爭枝、徒長枝、根蘗枝等。
疏剪強度:輕疏(疏枝量占全樹枝條的10%或以下)、中疏(疏枝量占全樹的10%~20%)、重疏(疏枝量占全樹的20%以上)。
萌芽力和成枝力都很強的樹種:疏剪的強度可大些;
萌芽力和成枝力較弱的樹種:少疏枝,如雪松、鳳凰木、白千層等。
幼樹:輕疏或不疏,以促進樹冠迅速擴大成形;
花灌木類:宜輕疏以提早形成花芽開花;
成年樹:適當中疏;
衰老期:輕疏或不疏。
傷:
方式:環剝、刻傷、扭梢、折梢等。
時間:生長季(環剝、扭梢、折梢),休眠期(刻傷)。
刻傷作用:
休眠期在芽上方刻傷:可暫時阻止部分根系貯存的養分向枝頂回流,使位于刻傷口下方的芽獲得較多的營養,有利于芽的萌發和抽新枝??毯墼綄?,效果越明顯。
生長盛期在芽的下方刻傷:可阻止有機化合物向下輸送,滯留在傷口芽的附近,同樣能起到環剝的效果。
刻傷方式:
目傷:在芽或枝的上方或下方進行刻傷,傷口形狀似眼睛所以稱為目傷。休眠期在芽或枝的上方切刻,生長勢加強;
生長期在芽或枝的下方切刻,則生長勢減弱,有利于花芽分化。
橫傷:對樹干或粗大主枝橫砍數刀,深達木質部。阻止有機養分下運,促進花芽分化。
縱傷:在枝干上用刀縱切,深及木質部。減少樹皮的束縛力,利于枝條加粗生長。
變:
變——改變枝條生長方向和角度,控制枝條生長勢的方法。
方式:屈枝、彎枝、拉枝、抬枝等。
作用:直立枝條加大開張角度,使頂端優勢轉位、加強或削弱。下垂枝可抬高枝條使枝勢轉旺。
時間:生長季。
放:
(又稱緩放、甩放或長放)
放——對一年生枝條不作任何短截,任其自然生長。
作用:枝條下部易發生中、短枝,停止生長早,同化面積大,光合產物多,有利于花芽形成。
對象:幼樹、旺樹;中庸樹、平生枝、斜生枝,
忌:幼樹骨干枝的延長枝或背生枝、徒長枝不能長放;弱樹也不宜多用長放。
二、生長期修剪(夏季修剪)
1、作用:為調節樹體內部通風透光條件。
2、方式方法:抹芽、除蘗、摘心、環剝、扭梢、曲枝、疏剪等。
內容:隨時修剪生長過長、過旺的枝條。一年內多次抽梢開花的樹木:花后剪去花梗,使其繼續抽枝開花,延長觀賞期,如紫薇、月季等;觀葉、觀姿類樹木:剪除擾亂樹形的枝條;綠籬:使其整齊美觀。
摘心和剪梢:
作用:
1、多發側枝,促樹冠枝條緊湊
2、促進側芽開花的植物多開花
3、抑制枝條伸長
抹芽和除蘗:是疏的一種形式。
作用:減少營養分流消耗,集中營養供給留下的芽、新梢、花、果。
環剝:用刀在開花結果少的枝干或枝條基部適當部位剝去一定寬度的環狀樹皮,稱為環剝
方法:環剝深達木質部,剝皮寬度以1月內剝皮傷口能愈合為限,一般為2~10mm左右。一般在主干、中干、主枝上不采用。
扭梢與折梢:將生長過旺的枝條,特別是著生在枝背上的旺枝,在中上部將其扭曲下垂,稱為扭梢或只將其折傷但不折斷(只折斷木質部),稱為折梢
作用:扭梢與折梢是傷骨不傷皮,其阻止了水分、養分向生長點輸送,削弱枝條生長勢,利于短花枝的形成。
折裂:
圈枝:在幼樹整形時為了使主干彎曲或成疙瘩狀時,常采用的技術措施。
作用:使生長勢緩和,樹生長不高,并能提早開花。
摘蕾:
作用:摘側蕾,使營養集中于主蕾;摘主蕾,使營養分散于多個側蕾。
摘花與摘果:摘除殘花,以免其結果而消耗營養;影響美觀。摘果是摘除不需要的小果或病蟲果。
摘葉:摘除基部黃葉和已老化、消耗養分的葉片,以及影響光照的葉片和病蟲葉。對一些先花后葉的植物,適當的摘葉可促使其開二次花。